315晚會曝光了一起涉及銷售劣質衛生巾和嬰兒紙尿褲的事件。位于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被消費者舉報,稱該公司大量銷售這些不合格產品。記者以訂貨為由見到了公司負責人劉總。他表示,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廢品回收,從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廠家購買殘次品和下腳料等生產垃圾。
記者在廠區發現了一些外觀相對完好的“麥酷酷”嬰兒拉拉褲和“自由點”衛生巾。劉總透露,他以260元到1400元一噸的價格收購了正規企業原本應銷毀的不合格產品,再從中挑出形狀完整且沒有明顯污漬和破損的“二等品”。這些翻新的衛生巾在市場上可以賣到七八千元一噸,利潤驚人。
在希希紙制品的倉庫里,工人正在敲打拉拉褲使其恢復蓬松狀態。這批嬰兒拉拉褲分屬母嬰用品品牌嫚熙和中億孕嬰。按照行業規范,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廠家對生產線上的殘次品和下腳料都應進行切碎處理后才能流出企業。然而,劉總表示,他能做成這種生意是因為打通了企業內部的關系,并聲稱與多家上市公司有聯系。
調查過程中,有采購商前來采購好之、米菲、Babycare等品牌的嬰兒紙尿褲以及“二等品”的自由點品牌女性安睡褲。劉總還提到,挑選剩下的垃圾也有生財之道。在一個車間里,地上堆滿了各種衛生巾和紙尿褲的生產垃圾,包括全棉時代、蘇菲等知名品牌產品。這些垃圾被打碎后,重新分離成木漿、吸水高分子樹脂等原材料,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這樣,一部分生產垃圾作為“二等品”流入市場直接銷售,其余部分則被加工成回收料,再次流入一次性衛生用品生產企業。
? 版權聲明